为增强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,促进健康成长,我校开展了“尚德守法,共享食安”为主题的一系列宣传活动。此次活动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,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食品安全知识盛宴。
食品安全教育系列活动
各班主任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形式,向学生展示了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。从各种垃圾食品对人身体的伤害,再到各种食品添加剂超标问题,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。
我校广播站积极响应食品安全宣传周教育活动,开展各类食品安全教育与营养健康知识宣传,筑牢师生饮食安全防线,共建健康校园环境。
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,不仅强化了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,更让家长和社会清晰看到学校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用心与努力,为共建安全、健康的校园饮食环境凝聚了共识与力量。
食品安全我知道
什么是食品安全?
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、无害,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,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、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。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,也包括经营安全;既包括结果安全,也包括过程安全;既包括现实安全,也包括未来安全。
生活中如何保障食品安全?
1.勤洗手:加工、制备食物之前,制备食物过程中,处理生的肉、禽、海产品、蛋和菜之后,如厕之后,接触宠物、处理垃圾之后,以及处理熟食之前和吃饭前,都要洗手。
2.生熟食物要分开:生的肉、禽、蛋、海产品、蔬菜等要用塑料保鲜袋、纸袋或适宜的容器装好后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底层;可以直接食用的乳制品、熟肉制品、罐头、饮料和水果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的上层;冰箱中食物要生熟分开,避免交叉污染。
3.烹调要煮熟、烧透:正确的烹调方法和适当的温度,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,烹调食物的温度达到70℃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。因此,加工肉、禽、蛋、海产品等食物时要煮熟、烧透,尤其是烤肉、肉馅、大块的肉和整只鸡等。如果用小火,由于温度低,就必须延长时间,即“小火慢炖”。
4.“冰箱不是保险箱”,无论是冷藏,还是冷冻,食物都不要存放过久。时间一长或包装破损易造成交叉污染或食物腐败变质,失去最佳食用价值。
5.使用安全的水和新鲜清洁健康的食物,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,不食用不易辨识的蘑菇和其他野生植物,预防食源性疾病。
食品安全小常识
1.购买食物时,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、生产日期,是否过保质期,食品原料、营养成分是否标明,有无SC标识等内容。
2.打开食品包装,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性状。不能食用腐败变质、油脂酸败、霉变、生虫等异常的食品。
3.买完东西后一定要妥善保管购票依据或凭证,这样可以保护我们消费者的权益。
4.不买无证摊贩的食品,不买无商标或无生产日期、无生产单位、无保质期等标签不完整的食品;不到无证摊点、快餐店、小店购买食品或用餐。及时处理家中发霉变质、污秽不洁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。
食物中毒后的应对措施
食物中毒通常在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,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。此外还可出现发热、头痛、眩晕、乏力、肌肉酸痛和皮疹等。
食物中毒发生后,千万不要恐慌,自乱阵脚,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:
饮水: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,对毒素进行稀释。
催吐:用手指压迫咽喉,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。
导泻: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(如超过两小时),而且精神较好,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,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。
处理: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,避免更多的人受害。
让我们从每一个人做起,
从每一餐做起,共同努力,
营造一个健康、安全、
节约的食品环境,
携手共建共享食品安全
的美好未来。
学校地址:石家庄市正定县恒山西路3号